创业史第二部每章概括标明章节(创业史第二部每章概括100字)

抖店动销抖店体验分提升抖店任何业务可添加微信:ad07668

坐誤(坐误),◆1.犯誤判罪。○[明][劉若愚]《酌中志?憂危竑議後記》:“忽一人獨呼曰:‘冤哉[荷花兒],殺人者我也。’兵卒逮至法場,輸服無異辭。時[荷花兒]已刑畢,故翁與曹郎[徐貿源]而下,皆坐誤罷歸。”◆2.坐失(時機)。○[毛澤東]《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》:“否則,因循坐誤,責有攸歸;全國喪亡,嗟悔無及。”自誤誤人,◆自己错了,还贻误别人。○清钱谦益《曾

坐誤(坐误),◆1.犯誤判罪。○[明][劉若愚]《酌中志?憂危竑議後記》:“忽一人獨呼曰:‘冤哉[荷花兒],殺人者我也。’兵卒逮至法場,輸服無異辭。時[荷花兒]已刑畢,故翁與曹郎[徐貿源]而下,皆坐誤罷歸。”◆2.坐失(時機)。○[毛澤東]《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》:“否則,因循坐誤,責有攸歸;全國喪亡,嗟悔無及。”

自誤誤人,◆自己错了,还贻误别人。○清钱谦益《曾房仲诗序》:“夫獻吉之學杜,所以自誤誤人者,以其生吞活剥,本不知杜,而曰必如是乃爲杜也。”

追誤(追误),◆猶悔過。○[唐][元結]《寱論》:“俾悔過追誤,與天下如新。”

賺誤,◆亦作“賺悮”。耽误;贻误。○宋欧阳修《乞展便籴斛⑾蕖罚骸敖袢綮度月止住,不惟全無入中,致闕乏悮事,兼恐賺悮客人,向後無由入中。”○宋杜安世《凤栖梧》词:“更被閒愁相賺誤,夢斷高唐,回首桃源路。一餉沈吟無意緒,分明往事今何處。”○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五回:“若把那南人换到北邊,被北方先生的賺誤,這夥凡人豈不個個都是猪八戒只有攮飯的伎倆!”

正誤(正误),◆勘正錯誤。如:正誤表。

語誤(语误),◆1.語音不准。○[唐][韓愈]《感春》詩之三:“冠欹感髮禿,語誤悲齒墮。”◆2.語言謬誤。○[魯迅]《吶喊?狂人日記》:“記中語誤,一字不易。”

營誤(营误),◆惑亂。○《新唐書?李絳傳》:“此非陛下意,必憸人以此營誤上心。”

遺誤(遗误),◆1.遺漏和錯誤;過失。○《後漢書?列女傳?蔡琰》:“於是繕書送之,文無遺誤。”○《北史?楊汪傳》:“時繫囚二百餘人,[汪]通宵究審,詰朝而奏,曲盡事情,一無遺誤,帝甚嘉之。”○[宋][梅堯臣]《王侍講原叔輓詞》之一:“博古無遺誤,遭時有重名。”○[明][余繼登]《典故紀聞》卷十六:“近日講官小有遺誤,遽遭糾劾,荷蒙聖恩,時置不問。”○[丁玲]《太陽照在桑幹河上》二六:“只要調查周到,沒有遺誤就行。”◆2.貽誤;耽誤。○[清][吳儀]《<長生殿>序》:“然[則成]([高明])以‘不尋宮數調’自解,韻每混通,遺誤來學。”○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八回:“他老羞變怒,便借樁公事,參了這位爺一本,道他‘剛愎任性,遺誤軍情’。”○《清史稿?食貨志三》:“且慮運軍裁革,遺誤漕運。”○[郭沫若]《黑貓》七:“我只以為這是我們大哥耽溺於腐化的生活而遺誤了國家的大業。”

疑誤(疑误),◆1.迷惑貽誤。○《東觀漢記?尹敏傳》:“讖書非聖人所作,其中多近鄙別字,頗類世俗之辭,恐疑誤後生。”○[唐][陸龜蒙]《甫里先生傳》:“先生恐疑誤後學,乃書摭而辨之。”○[宋][洪邁]《容齋隨筆?淺妄書》:“俗間所傳淺妄之書,如所謂《雲仙散錄》、《老杜事實》、《開元天寶遺事》之屬,皆絕可笑……此皆顯顯可言者,固鄙淺不足攻,然頗能疑誤後生也。”◆2.誤解。○[唐][李商隱]《涼思》詩:“北斗兼春遠,[南陵]寓使遲。天涯占夢數,疑誤有新知。”◆3.不清楚或失誤之處。○[宋][洪邁]《容齋隨筆?京師老吏》:“翰苑有[孔目吏],每學士制草出,必據案細讀,疑誤輒告。”

一誤再誤(一误再误),◆謂一再失誤。語本《宋史?魏王廷美傳》:“[太宗]以傳國之意訪之[趙普]。○[普]曰:‘[太祖]已誤,陛下豈容再誤邪?’”[清][二石生]《十洲春語》卷上:“阿母以錢樹子望,常勒高價。姬曰:‘兒不知賤質值幾金錢,將以奇貨居之,使兒一誤再誤。迴首前塵,終入苦海。’”[蔡東藩][許廑父]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一二五回:“徒以誤解民治真精神,且過恃自己之武力,一誤再誤,而卒自陷於窮途。”

一念之誤(一念之误),◆見“一念之差”。

一差二誤(一差二误),◆指意外的差錯和失誤。○《京本通俗小說?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罷,罷,我兩口也老了,管你不得,只怕有些一差二誤,被人恥笑。”○[沙汀]《獸道》:“一個脾氣大,一個不懂事,若是有了一差二誤,沒把我這個老婆子罵死了哩!”

衍誤(衍误),◆增衍和訛誤。

沿誤(沿误),◆因襲謬誤。○[清][葉廷琯]《吹網錄?亭林年譜有沿誤處》:“就[車]譜所載,[石州]尚間有沿誤未為改正者。”

延誤(延误),◆遲延耽誤。○[清]林則徐《札蘇藩司儹修寶山海塘工程並查報各項款數》:“邇來天氣晴霽,亟應乘時儹修完固,以資捍禦,未便稍事延誤。”○[魯迅]《書信集?致許壽裳》:“轉信殊多延誤,此後賜示,似不如由內山書店轉也。”

誤作非為(误作非为),◆猶言胡作非為。○[太平天國][洪仁玕]《誅妖檄文》:“況爾等為兵為勇之人,多係平日誤作非為,是以借兵勇以為逃死之地。”

誤字(误字),◆錯字;別字。○[清][俞樾]《古書疑義舉例?因誤字而誤改例》:“凡遇誤字則宜改正,乃有改之不得其字而益以成誤者。”○[魯迅]《書信集?致蕭軍》:“《八月》在下月五日以前,准可看完,只能隨手改幾個誤字,大段的刪改,卻不能了。”

誤中,◆谓无意而得之。○汉王符《潜夫论·慎微》:“積善多者,雖有一惡,是爲過失,未足以亡。積惡多者,雖有一善,是爲誤中,未足以存。”

誤植(误植),◆謂排字工將字排錯。○[郭沫若]《海濤集?離滬之前》:“晚飯後[仿吾]把《浮士德》的校樣拿了來,校對至一時過始就寢。誤植太多。”

誤證(误证),◆錯誤的證明。

誤譯(误译),◆錯誤地翻譯。○[魯迅]《二心集?風馬牛》:“﹝‘牛奶路’﹞其實是‘神奶路’。但白種人是一切‘奶’都叫‘Milk’的,我們看慣了罐頭牛奶上的文字,有時就不免於誤譯,是的,這也是無足怪的事。”

誤衍(误衍),◆因抄寫、排版錯誤而增多字句。○[清][周中孚]《鄭堂札記》卷三:“《逸周書?寶典解》:‘九德三慈,惠知長幼,知長幼,樂養老。’案,下‘知長幼’三字誤衍。”○[郭沫若]《中國古代社會研究》附錄七:“《史略》‘有’字,當沿上‘月’字而誤衍。”

誤我(误我),◆訛誤。我,[唐][劉知幾]《史通?疑古》:“原其推戈反噬,事由誤我。”一本作“誤訛”。

誤文(误文),◆校勘用語。因抄寫、排版等疏忽而造成的文字錯誤。○[清][顧炎武]《<儀禮鄭注句讀>序》:“而此經誤文最多,或至脫一簡一句。”

誤脫(誤脱、误脱),◆謂文字脫漏訛誤。○[清][周中孚]《鄭堂札記》卷三:“案‘續經’下當有‘中說’二字,方與上句相對,此偶誤脫。”○[清][俞樾]《古書疑義舉例?字以兩句相連而誤脫例》:“《周書?程典篇》:‘思地慎制,思制慎人,思人慎德,德開開乃無患。’按:德開開三字文不成義,本作‘慎德德開,開乃無患’,與上文皆四字為句,兩‘慎德’字相連,誤脫其一而義不可通矣。”◆补证条目■谓文字脱漏讹误。○《礼记·王制》“小國二卿”汉郑玄注:“此文似誤脱耳。”

誤書(误书),◆文字上有錯誤的書籍;誤字。○《北齊書?邢卲傳》:“有書甚多,而不甚讎校。見人校書,常笑曰:‘何愚之甚,天下書至死讀不可遍,焉能始復校此。且誤書,思之更是一適。’”[宋][王應麟]《困學紀聞?評詩》:“[東坡]《春帖》用‘翠管銀罌’,出[老杜]《臘日》詩,而注者改為‘銀鉤’,此[邢子才]所以有日思誤書之語也。”○[宋][周密]《齊東野語?四皓名》:“按《三輔舊事》云:‘[漢惠帝]為四皓作碑,當時所鐫,必無誤書。’”○《清史稿?文苑傳一?陸圻》:“性穎異,善思誤書。嘗讀《韓非子》‘一從而咸危’,曰:‘是“一徙而成邑”也。’”

誤事(误事),◆敗壞事情;耽誤事情。○[宋][王珪]《高烈武王瓊神道碑》:“[真宗]遽曰:‘微卿幾至誤事。’”○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九回:“老爺見他臉上不大平靜,恐怕誤事。”○[孫犁]《秀露集?通訊六要》:“文字是給人家看的,以清楚好認,不誤事不出錯為主。”

誤失(误失),◆1.差錯;訛誤。○《舊唐書?孫伏伽傳》:“﹝[貞觀]﹞五年,坐奏囚誤失免官。”○[宋][韓琦]《謝放免勘劾相州差壯城兵士表》:“郡條紛冗,難逃誤失之愆;使部按繩,當坐曠隳之責。”○[宋][王安石]《乞改三經義誤字札子》:“因得疾病之間,考正誤失,謹錄如後。”◆2.因耽誤而丟失。○[魏巍]《東方》第四部第三章:“司機們都想用速度來彌補誤失的路程,卡車一輛接一輛地向前嗚嗚飛馳。”

誤身(误身),◆貽誤自身。○[唐][杜甫]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褲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。”○[唐][劉長卿]《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》詩:“棘寺初銜命,梅仙已誤身。”

誤傷(误伤),◆無意中使人身體受傷。○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一回:“那賊好容易褪出那隻手去,卻又受了兩處誤傷,被那劍劃了兩道口子。”○[魯迅]《故事新編?鑄劍》:“﹝[眉間尺]﹞心裏想,城市中這麼熱鬧,容易誤傷,還不如在[南門]外等候他回來,給父親報仇罷。”○[茅盾]《子夜》十五:“[錢葆生]小腿上還吃着那兩響‘實彈’的誤傷,犧牲了一層油皮。”

誤殺(误杀),◆法律用語。主觀上無殺人動機,因失誤而傷人至死(區別於“故殺”)。○《元史?答里麻傳》:“[濟陽縣]有牧童,持鐵連結擊野雀,誤殺同牧者,繫獄數年。○[答里麻]曰:‘小兒誤殺同牧者,實無殺人意,難以定罪。’罰銅遣之。”

誤人子弟,◆谓教师因胸无才学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了学生。○《镜花缘》第十九回:“先生犯了這樣小錯,就要打手心,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,豈不都要打殺麽?”○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八回:“倘大人看我可爲公子之師,情願附驥,自問也還不至於尸位素餐,誤人子弟。”■也指文艺作品、教科书等质量低劣或长辈行为不端而使青少年受到损害或坏影响。○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厦门通信三》:“不料‘思想界权威者’或‘思想界先驱者’这一顶‘纸糊的假冠’,竟又是如此误人子弟。”

誤人(误人),◆貽害於人。○《佛本行集經》卷四三:“自行邪道復誤人,下賤愚癡何所別。”○[毛澤東]《改造我們的學習》二:“謬種流傳,誤人不淺。”

誤然間(误然间),◆無意中,疏忽中。○[元][無名氏]《漁樵記》第一摺:“小生是一個貧窮的書生,低着頭迎着風雪,走的快了些,不想誤然間衝着馬頭,望大人則是寬恕咱。”

誤卻(误却),◆耽誤掉;失掉。○[元][馬致遠]《薦福碑》第二摺:“我則為他三封書把我這前程來誤卻。”○[元][武漢臣]《玉壺春》第二摺:“你為妾身誤卻了你的功名如何。”

誤謬(误谬),◆亦作“誤繆”。◆謬誤;差錯。○《三國志?吳志?韋曜傳》:“囚撰此書,實欲表上,懼有誤謬,數數省讀,不覺點污。”○[宋][陸游]《跋<樊川集>》:“[唐]人詩文,近多刻本,亦多經校讎。惟[牧之]集誤繆特甚。”○[李大釗]《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》:“以政治概括社會生活,乃是以一部分概括全體,陷於很大的誤謬了。”

誤亂(误乱),◆迷惑錯亂。○[漢][應劭]《風俗通?過譽?司空潁川韓稜》:“司空[潁川][韓稜],少時為郡主簿。太守[葛興]被風病,恍忽誤亂,[稜]陰扶輔其政,出入二年。”

誤解(误解),◆1.理解得不正確。○[明][趙汸]《葬書問對》:“昔人謂誤解《本草》,為生人之禍,今《葬》術豈輕於《本草》?”[魯迅]《集外集拾遺?好東西歌》:“聲明誤解釋前嫌,大家都是好東西。”○[柳青]《創業史》第一部第二三章:“好心人不怕被人誤解![高增福]繼續宣傳他的社會發展史。”◆2.不正確的理解。○[巴金]《關於<父與子>》:“一百多年前的激烈爭論早已平息,對作者的種種誤解也已消除。”○[沙汀]《涓埃集?闖關》:“但是,即使[餘明]實行了他的願望,打聲招呼,他也不可能消除那種在他自己毫無所知的[左嘉]的誤解。”○[孫犁]《秀露集?耕堂讀書記(一)》:“前些年,對現實主義有誤解,對浪漫主義的誤解則尤甚,已經近於歪曲。”

誤計(误计),◆失算。○[唐][張九齡]《敕渤海王大武藝書》:“卿往者誤計,幾於禍成,而失道未遙,聞義能徙,何其智也。”○[宋][陸游]《醉倒歌》:“始知人生元自樂,誤計作官常懍懍。”

誤惑(误惑),◆1.誤加迷戀。○《晉書?列女傳?劉聰妻劉氏》:“復何面目仰侍巾櫛,請歸死此堂,以塞陛下誤惑之過。”◆2.貽誤迷惑。○[宋][司馬光]《起請科場札子》:“不可以此輕改成法,復從弊俗,誤惑後生。”

誤會(误会),◆錯誤地理解。○[清][陳康祺]《燕下鄉脞錄》卷八:“上命之曰:‘改幾處,俱依汝。惟《大鐘歌》中云“[道衍]儼被[榮將]命”,汝改“榮國”,因[道衍]封[榮國公]也,“榮將”本[黃帝]時鑄鐘人,汝偶然誤會。’”○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三回:“那位在行朋友曉得他是誤會。”○[夏丏尊][葉聖陶]《文心》十七:“至於辭類是用以達意的,用得不適合,就要被人誤會,我們自已的本意也就因而失去了。”

誤國(误国),◆貽誤敗壞國家大事。○《新唐書?韓偓傳》:“中書舍人[令狐渙]任機巧,帝嘗欲以當國,俄又悔曰:‘[渙]作宰相或誤國,朕當先用卿。’”[元][李源道]《故宋文節先生謝公神道碑》:“先生憤[賈]竊政柄,害忠良,誤國毒民,發策十問擿其姦。”○[清][秋瑾]《寶劍歌》:“按劍相顧讀史書,書中誤國多姦賊。”

誤工(误工),◆指未能參加生產勞動而耽誤的勞動日。○[高曉聲]《極其簡單的故事》:“建池的瓦工費用,由大隊負擔,生產隊還補貼二十個建池誤工。”

誤犯(误犯),◆1.無意中觸犯。○《三國志?吳志?韋曜傳》:“﹝[曜]﹞時有愆過,或誤犯[皓]諱,輒見收縛。”◆2.無意中犯罪。○《晉書?刑法志》:“不意誤犯謂之過失。”

誤恩(误恩),◆謂誤施恩澤。多用作謙詞。○[宋][曾鞏]《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》:“然則推至公之誼,宜始於臣。惟特寢於誤恩,可曲全於拙分。”○[宋][王安石]《辭僕射表》:“伏望聖慈,俯照愚款,斷從公論,追寢誤恩。”○《續資治通鑒?宋太宗淳化五年》:“﹝帝﹞又別賜錢五十萬以遺其祖母。翼日,對宰相言及之,且曰:‘已與五十緡矣。’[呂蒙正]曰:‘前所賜蓋五百緡。’帝曰:‘此誤也,然不可追。’……[虛己]亦純孝篤謹,家極貧。雖一時誤恩,人以為殆天賜也。”

誤奪(误夺),◆字句的錯誤和脫漏。○[郭沫若]《屈原賦今譯?<九歌>解題》:“加上脫簡、傳寫、翻刻、蟲蛀、鼠咬、後人的任意改竄,經歷了兩千多年,也不知道有多少詞句上和文字上的誤奪、增益。”

誤斷(误断),◆錯誤的判斷。○[郭沫若]《中國古代社會研究》第三篇第一章第一節:“但這樣的數目很容易使人發生一個錯誤的判斷:便是[商]代的社會是一個漁獵時代的宗教迷信的社會。這個誤斷應該要先加以禦防。”

誤點(误点),◆1.因失手而在不該落筆的地方落筆。○[唐][黃滔]《誤筆牛賦》:“失手而筆唯誤點,應機而牛則真成。”○[唐][王維]《故人張諲工詩善卜兼能丹青以詩見贈聊獲酬之》詩:“屏風誤點惑[孫郎],團扇草書輕內史。”◆2.錯誤的地方。○[瞿秋白]《赤都心史》十:“他說資本家是可以推翻的,資本卻不可毀的……[俄國]革命中或者有這一類誤點。”○[魯迅]《而已集?反“漫談”》:“對‘教育當局’談教育的根本誤點,是在將這四個字的力點看錯了。”徐特立《國文教授之研究》第三章:“庚個談:便於矯正誤點。”◆3.(車、船等)晚點。○[魯迅]《書信集?致許廣平》:“但車頭至[廊坊]附近而壞,至誤點兩小時。”○[費孝通]《訪美掠影?兩個“皇后”的下場》:“更出乎我們意料的,這段並不太長的路程,竟然誤點了好長一段時間。”

誤錯(误错),◆失誤差錯。○[宋][姚寬]《西溪叢語》卷上:“[劉貢父]《詩話》云:‘文人用事誤錯,雖有缺失,然不害其美。’”

誤傳(误传),◆錯誤地傳授或傳播。○[唐][李靖]《李衛公問對》卷上:“後世誤傳,詭設物象,何止八而已乎。”○[梁啟超]《論支那宗教改革》:“而欲證明此六主義之所以成立,與彼六反對主義之所以誤傳,則不可不先明[孔]學之組織,與其傳授轉變之源流。”○[魯迅]《書信集?致母親》:“也常有關於[北平]和[天津]的謠言,關切的朋友,至於半夜敲門來通報,到第二天一打聽,才知道也是誤傳的。”

誤觸(误触),◆無意中觸犯。○[宋]程大昌《考古編?象刑四》:“蓋[周]人布刑象之法,其上下相承,極其重複,正慮不知者之誤觸也。”◆补证条目■无意中触犯。○宋葛长庚《酹江月》词:“當初誤觸,紫微君、謫下神霄玉府。”

誤寵(误宠),◆誤加寵信。○《新唐書?宦者傳上?魚朝恩》:“[朝恩]好引輕浮後生處門下,講‘五經’大義,作文章,謂才兼文武,徼伺誤寵。”

誤場(误场),◆戲劇等演出時,演員該上場而沒有上場。○[洪深]《歌女紅牡丹》第十四本:“[紅牡丹]:我得快上園子去,今天一准誤場了,又該罰包銀啦。”

誤差(误差),◆1.猶差錯。○[漢][荀悅]《漢紀?文帝紀下》:“上功幕府,誤差六級,文吏以法繩之,陛下下之吏,削爵罰及之。”○[唐][趙璘]《因話錄?徵》:“談話之誤差尚可,若著于文字,其誤甚矣。”◆2.數學上稱測定的數值或其他近似值與真值的差為誤差。

誤筆(误笔),◆猶筆誤。○[清][查慎行]《人海記》:“廷試策偶誤筆,以塗注不便,例多任之。”○[清][何琇]《樵香小記?蘭亭序》:“《蘭亭序》‘後之攬者’句,攬當為覽,或云通用,或云誤筆,其實乃自避家諱。”

誤本(误本),◆指有錯字的版本。○[北齊][顏之推]《顏氏家訓?勉學》:“[江]南有一權貴,讀誤本《蜀都賦》注,解‘蹲鴟,芋也’,乃為‘羊’字。人饋羊肉,答書云:‘損惠蹲鴟。’舉朝驚駭,不解事義。”

違誤(违误),◆耽誤;失誤。○[元][無名氏]《謝金吾》第二摺:“等哥哥回來,小心在意,休違誤者。”○[明][沈榜]《宛署雜記?宣喻》:“如今正當閑暇,宜預修農器,以備來歲之用,勿得違誤。”○[清][吳敏樹]《先考行狀》:“尤喜鈔書,積巨冊,首尾端楷,若一無違誤者。”◆补证条目■耽误;失误。○王宗仁《历史,在北平转弯》第一章:“因此,你们必须坚决执行我们历次电令,1纵确保沙岭子、八里庄一带阵地,必要时将2纵一部或全部加上去,待杨、罗、耿到达后再行调整部署(必须先得我们批准),不可违误。”

枉誤(枉误),◆錯誤,差誤。○《元典章?吏部八?案牘》:“詞理不可考視,情實不可悉知,伏慮其間枉誤必多。”

玩誤(玩误),◆玩忽耽誤。○[清][黃六鴻]《福惠全書?錢穀?解給》:“例係牌提,而先行起解,固屬急公。但忽值牌提,而徵比不前,猝無以應,反為玩誤。”○[黃鴻壽]《假飾立憲及組織貴族內閣》:“冬十一月,革[甘肅]布政使[毛慶蕃]職,因玩誤憲政也。”

脫誤(脱误),◆1.脫漏、錯誤。○《後漢書?安帝紀》:“詔謁者[劉珍]及五經博士,校定[東觀]五經、諸子、傳記、百家蓺術,整齊脫誤,是正文字。”○[唐][劉知幾]《史通?古今正史》:“[劉向]取校[歐陽]、大小[夏侯]三家經文,脫誤甚眾。”○[清][孫星衍]《<說文>序》:“[漢]人之書多散佚,獨《說文》有完帙,蓋以歷代刻印得存,而傳寫脫誤,亦所不免。”○[郭沫若]《我怎樣寫<棠棣之花>》:“《戰國策》本是由零星的篇簡集成的書,文字亦多脫誤。”○[錢鍾書]《<圍城>重印前記》:“這部書初版時的校讀很草率,留下不少字句和標點的脫誤。”◆2.疏忽失誤。○《後漢書?劉寬傳》:“物有相類,事容脫誤。”

爽誤(爽误),◆失誤。○[唐][劉知幾]《史通?探賾》:“夫以彼聿修,傳諸詒厥,欲求實錄,難為爽誤。”

失誤(失误),◆1.差錯;過錯。○《漢書?梁平王劉襄傳》:“更審考清問,著不然之效,定失誤之法,而反命於下吏。”○[宋][姜夔]《續書譜?草》:“若泛學諸家,則字有工拙,筆多失誤。”○《水滸傳》第八一回:“你兩個就從索上盤將出來。四更為期,不可失誤。”○《紅樓夢》第八十回:“[寶蟾]又喬裝躲閃,連忙縮手;兩下失誤,‘豁啷’一聲,茶碗落地。”○[郭小川]《萬里長江橫渡》詩:“革命者寧願在大風大浪中照見自己,改正失誤。”◆2.疏忽;耽誤。○[元][關漢卿]《謝天香》第一摺:“他則道官身休失誤,啟口更無詞。”○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兄弟小心,不要貪酒,失誤了哥哥飲食。”

三人誤大事,六耳不通謀(三人误大事,六耳不通谋),◆喻人多不易保密。○[元][關漢卿]《蝴蝶夢》第二摺:“豈不聞三人誤大事,六耳不通謀。”

闕誤(阙误),◆錯失,失誤。○《三國志?吳志?周瑜傳》:“[瑜]少精意於音樂,雖三爵之後,其有闕誤,[瑜]必知之,知之必顧,故時人謠曰:‘曲有誤,[周郎]顧。’”[宋][歐陽修]《乞罷郭承祐知邢州》:“不得容庇不才因循,不切糾舉,卻致臨事闕誤。”○《文獻通考?經籍二十》:“唯論次多闕誤,而事跡粗存。”

屏風誤點(屏风误点),◆指[曹不興]畫屏風誤落墨跡之事。○[唐][張彥遠]《歷代名畫記?曹不興》:“[曹不興],[吳興]人也。○[孫權]使畫屏風,誤落筆點素,因就成蠅狀。○[權]疑其真,以手彈之。”○[唐][王維]《故人張諲以詩見贈聊獲酬之》詩:“屏風誤點惑[孫郎],團扇草書輕內史。”

磨刀不誤砍柴工(磨刀不误砍柴工),◆謂事前做好充分准備,不但不會影響工作,而且可以加快進程。○[李良杰][俞雲泉]《較量》第三章:“磨刀不誤砍柴工嘛!看起來是慢,實際上是快。”

謬誤(谬误),◆錯誤;差錯。○[漢][王充]《論衡?答佞》:“聰明有蔽塞。推行有謬誤,今以是者為賢,非者為佞,殆不得之之實乎?”[清][蒲松齡]《聊齋志异?青梅》:“妾自謂能相天下士,必無謬誤。”○[艾思奇]等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》第九章:“真理愈辯愈明,而謬誤總是經不起認真的爭辯的。”

迷誤(迷误),◆1.迷惑謬誤。○《三國志?魏志?公孫度傳》“[淵]遣使南通[孫權],往來賂遺”[裴松之]注引[三國][魏][魚豢]《魏略》:“既不欲勞動干戈,遠涉大川,費役如彼,又悼邊陲遺餘黎民,迷誤如此。”○[唐][駱賓王]《和道士閨情詩啟》:“類西[秦]之鏡,照徹心靈;同南指之車,導引迷誤。”○[宋][王禹偁]《謝賜御製逍遙詠秘藏詮表》:“足可以指迷誤於群生,扇穆清於四海。”○[孫中山]《行易知難?知行總論》:“欲使後知後覺者,了然於向來之迷誤,而翻然改圖。”◆2.使迷惑;貽誤。○[漢][焦贛]《易林?損之謙》:“闇昧冥語,轉相迷誤。”○《資治通鑒?晉惠帝永寧元年》:“逆臣[孫秀],迷誤[趙王],當共誅討。”○[明][袁宗道]《論文下》:“其持論大謬,迷誤後學,有不容不辨者。”

虧誤(亏误),◆差錯。○[明][唐順之]《鳳陽等處災傷疏》:“但容臣暫借[淮][揚]漕米五六萬石。待臣防過春汛,半年之後,收拾餘銀,多方糴買,運還京倉。此只遲五六萬石半年之運,臣必不敢虧誤。”○《水滸傳》第十三回:“奉相公鈞旨,教你兩箇俱各用心。如有虧誤處,定行責罰。若是贏時,多有重賞。”

曠誤(旷误),◆疏忽;耽誤。○[清][朱克敬]《瞑庵雜識》卷二:“因辦釐而曠誤職守,既恐莫肅官常;因辦釐而儕伍商民,更覺有乖治體。”○[鄭觀應]《盛世危言?郵政上》:“遇有軍務,羽檄飛馳,又必增設驛馬,公家之費累萬盈千,而積弊所叢,時虞曠誤。”

惑誤(惑误),◆1.使之疑而誤之。○《楚辭?九章?惜往日》:“蔽晦君之聰明兮,虛惑誤又以欺。”○[姜亮夫]校注:“使之疑而誤之也。”◆2.謂迷之使誤。○《漢書?馬宮傳》:“臣知妾不得體君,卑不得敵尊,而希指雷同,詭經辟說,以惑誤上。”

耗誤(耗误),◆耽誤。○[李大釗]《今》:“吾人在世,不可厭‘今’而徒回思‘過去’,夢想‘將來’,以耗誤‘現在’的努力。”

過誤(过误),◆1.過失;錯誤。○《書?大禹謨》“宥過無大,刑故無小”[孔]傳:“過誤所犯,雖大必宥。不忌故犯,雖小必刑。”○《後漢書?方術傳下?薊子訓》:“﹝[子訓]﹞嘗抱鄰家嬰兒,故失手墮地而死,其父母驚號怨痛,不可忍聞,而[子訓]唯謝以過誤,終無它說,遂埋藏之。”○《宋史?刑法志三》:“或過誤可憫,別為贖法。”○[元][無名氏]《爭報恩》楔子:“這也只是拳頭無眼,過誤打死了人。”○《明史?湯開遠傳》:“[宣大]巡撫[胡良機],陛下知其諳練,兩任巖疆,尋因過誤褫革,輿論惜之,豈成命終難反汗哉!”[茅盾]《創造》三:“只要能夠認明已往的過誤,‘希望’是不騙人的!”◆2.謙辭。不當,不適合。○《漢書?外戚傳下?孝成許皇后》:“幸得免離茅屋之下,備後宮埽除。蒙過誤之寵,居非命所當託。”○[南朝][陳]徐陵《讓散騎常侍表》:“況乎謬蒙知己,寧無感激,洪私過誤,寘以通班,司憲[文昌],遂諧常伯。”

乖誤(乖误),◆錯謬。○《三國志?吳志?韋曜傳》:“愚以官爵,今之所急,不宜乖誤。囚自忘至微,又作《官職訓》及《辯釋名》各一卷,欲表上之。”○《壇經?付囑品》:“汝等向後,遞代流傳,毋令乖誤。”○《續孽海花》第三九回:“若作‘屈躬’,則文義乖誤矣。”

挂誤(挂误),◆1.貽誤;連累。○《紅樓夢》第六二回:“他倒有心給你們一瓶子油,又怕挂誤着打竊盜官司。”○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九回:“惹了這場大禍便走了,日後破案,也難免挂誤。”◆2.因受連累而失官。○《紅樓夢》第六一回:“雖然這[柳家的]沒偷,到底有些影兒,人才說他。雖不加刑,也革出不用。朝廷原有挂誤的,到底不算委屈了他。”○[清][袁枚]《隨園詩話》卷一:“[楊守知],字[次也],[康熙]庚辰進士。以道員挂誤,候補[南河]。”

故誤(故误),◆法律用語。知而故犯與誤犯。○《後漢書?郭躬傳》:“有兄弟共殺人者……帝以兄不訓弟,故報兄重而減弟死。中常侍[孫章]宣詔,誤言兩報重,尚書奏[章]矯制,罪當腰斬。帝復召[躬]問之,[躬]對‘[章]應罰金。’帝曰:‘[章]矯詔殺人,何以罰金?’[躬]曰:‘法令有故誤,[章]傳命之謬,於事為誤,誤者其文則輕。’”[唐][崔融]《代宰相上尊號表》:“除指斥之坐,議故誤之條。”

干誤(干误),◆謂沖犯而使錯亂。○[三國][蜀][諸葛亮]《便宜十六策?斬斷》:“干誤次第,才可呵止,度營出入,不由門戶,不自啟白,姦邪所起,知者不告,罪同一等。”

奪誤(夺误),◆抄刊古書而形成的文字脫漏或訛誤。○[清][俞樾]《茶香室叢鈔?揚州二十四橋》:“按依此數之,未足二十四數,疑有奪誤也。”○[郭沫若]《談蔡文姬的<胡笳十八拍>》:“不幸[劉商]的序文抄本有奪誤,脫了一個‘嫁’字,便由[朱文長]妄作聰明而把[董生]解為[董庭蘭]。”

東差西誤(东差西误),◆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池、錯誤。形容辦事不得力。○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五:“原約一到任所差人進京圖幹此事,誰知所托去的,多不得力。我這裏好不盼望,不甫能勾回箇信來,定是東差西誤的。”

跌誤(跌误),◆差誤;失誤。○[漢][王充]《論衡?儒增》:“使當今射工射禽獸於野,其欲得之,不餘精力乎!及其中獸,不過數寸。跌誤中石,不能內鋒,箭摧折矣。夫如是,儒書之言[楚熊渠子]、[養由基]、[李廣]射寢石,矢沒衛飲羽者,皆增之也。”

擔誤(担误),◆貽誤,因拖延而誤事。○[元][施惠]《一枝花?詠劍》套曲:“則為俺未遂封侯把他久擔誤。”○[明][王守仁]《傳習錄》卷上:“其意見正有此病,最能擔誤人,不可不滌除耳。”○《古今小說?陳御史巧勘金釵鈿》:“只是他無家無室,終是我母子擔誤了他。”○《儒林外史》第七回:“考選還在明年,你要等除服,所以擔誤。”

錯誤(错误),◆1.不正確;與客觀實際不符。○《三國志?魏志?曹爽傳》“[勝]不能覺,謂之信然”[裴松之]注引《魏末傳》:“太傅語言錯誤,口不攝杯,指南為北。”○《舊唐書?褚遂良傳》:“陛下失言。伏願審思,無令錯誤也。”○[宋][曹士冕]《法帖譜系?烏鎮本》:“此刻字畫甚差,肥而極有筆意,頗勝諸帖,惜其間錯誤數字為可恨耳。”○[沈從文]《<沈從文散文選>題記》:“糾正過去把集中在[鳳凰]、[乾城]、[永綏]三縣的[苗]族同胞當成被征服者的錯誤看法。”◆2.不正確的認識、行為、動作等。○[唐][李白]《古風》之五十:“流俗多錯誤,豈知玉與玟。”○《元史?耶律希亮傳》:“令既出矣,必明其錯誤,以安民心。”○[清][黃六鴻]《福惠全書?刑名?檢驗》:“驗針灸處,是否穴道,有無錯誤致死。”○[毛澤東]《做一個完全的革命派》:“堅持真理,修正錯誤。”◆3.錯過;耽誤。○[宋][王禹偁]《稠桑坡車覆》詩:“已被文章相錯誤,謫官猶載一車書。”○[清][盛楓]《盆花》詩:“遭逢既錯誤,培覆從其類。”○[郭沫若]《集外?嘆逝》:“他只恨錯誤了的青春,永遠歸了過去!”

遲誤(迟误),◆遲延耽誤。○《元典章?禮部四?偽學》:“所在官司遲誤開試日期,監察御史、肅政廉訪司糾彈治罪。”○[明][馮夢龍]《精忠旗?忠裔道斃》:“官府限著日期,豈敢遲誤?”○《紅樓夢》第七三回:“到底主子的東西,我們不敢遲誤,終久要贖的。”○[清][昭槤]《嘯亭雜錄?友愛昆仲》:“[果恭王]因救火遲誤,復交通外吏事發……降王為貝勒。”○[魯迅]《書信集?致臺靜農》:“轉寄之函,遲誤者多矣。”

承誤(承误),◆沿襲謬誤。○[章炳麟]《<文始>敘例》:“[李斯]作篆,多所承誤。”

差誤(差误),◆錯誤,差錯。○《韓非子?制分》:“是以賞罰擾亂,邦道差誤,刑賞之不分白也。”○[唐][韓愈]《進順宗皇帝實錄表狀》:“臣當修撰之時,史官[沈傳師]等採事得於傳聞,詮次不精,致有差誤。”○《朱子語類》卷九二:“[政和]中編此書時,多非其人,所以差誤如此。”○[元][史樟]《莊周夢》第二摺:“便誘的心猿順,怎防着意馬驕,奴不如金丹修煉,差誤在分毫。”

不誤間(不误间),◆不留心。○[元][無名氏]《神奴兒》第二摺楔子:“我不誤間撞着你,我陪口相告,做小伏低。”

鄙誤(鄙误),◆錯誤;過失。○[三國][魏][劉劭]《人物志?材理》:“善言出己,理足則止;鄙誤在人,過而不迫。”○[劉炳]注:“鄙猶否,即錯誤也。”

筆誤作牛(笔误作牛),◆《晉書?王獻之傳》:“[桓溫]嘗使﹝[王獻之]﹞書扇,筆誤落,因畫作烏駮牸牛,甚妙。”後因以“筆誤作牛”喻隨機應變,化拙成巧或持功補過。

筆誤(笔误),◆書寫時的失誤。○[唐][黃滔]《誤筆牛賦》:“徒見奇於手巧,了莫知其筆誤。”○[清][黃遵憲]《雜感》詩:“[燕]相說[郢]書,[越]人戴章甫,多歧道益亡,舉燭乃筆誤。”○[魯迅]《集外集拾遺補編?笞二百係笞一百之誤》:“我在《又是‘古已有之’》裏說[宋]朝禁止做詩,‘違者笞一百’,今天看見副刊,卻是‘笞二百’,不知是我之筆誤,抑記者先生校者先生手民先生嫌其輕而改之歟?”

抖店动销抖店体验分提升抖店任何业务可添加微信:ad07668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g8899.cn/135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