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弹“放噱头”是脱口秀长辈?!嘘头和噱头区别的拼音怎么写?

抖店动销抖店体验分提升抖店任何业务可添加微信:ad07668

庞小漪近些年,年轻人喜欢看脱口秀。脱口秀的名字虽然是舶来品,但表演形式并不新鲜,别的不说,我们苏州评弹里的“放噱头”就是脱口秀的近亲,甚至是长辈。评弹最重要的“说、噱、弹、唱”四样功夫,向来就有“噱是书中之宝”一说,可见“放噱头”是评弹说书先生的核心竞争力。可以说,每一个评弹艺人,都是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演员。吴语“放噱头”即“

庞小漪

近些年,年轻人喜欢看脱口秀。脱口秀的名字虽然是舶来品,但表演形式并不新鲜,别的不说,我们苏州评弹里的“放噱头”就是脱口秀的近亲,甚至是长辈。评弹最重要的“说、噱、弹、唱”四样功夫,向来就有“噱是书中之宝”一说,可见“放噱头”是评弹说书先生的核心竞争力。可以说,每一个评弹艺人,都是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演员。

吴语“放噱头”即“说笑话”之意,“噱头”即“笑话”,用“放”这样的动词,大有“说者蓄势待发,观者引颈以待”的画面感,倒是专为江湖书场定制。像我这样从小听书长大的江南小囡,听父亲等长辈的书已到熟稔于心的境地,哪里会“放噱头”也早就心领神会,时间一到,马上直起身板,暗暗默念——这里这里,要笑了笑了!老听客兴许都有这样的心境。

双档弹词中,“说、噱、弹、唱”,上手(男艺人)重“说、噱”,下手(女艺人)重“弹、唱”,如果是评话(只说不唱)、单档(单人说唱),一个人就要承担所有任务。与脱口秀不同的是,脱口秀每场观众都不一样,听完这场,不太可能明天还来,但评弹艺人不一样,尤其是评话艺人,靠着一把扇子、一块醒木,要把听客牢牢粘住两小时。现在一档书连续演15天,放在以前,一档书从年初做到端午,从端午做到中秋,最后一档中秋做到小年夜。这样周期的演出,靠几分钟的逗趣抖机灵自然不行,观众要的是日复一日的“长脚噱头”。上海评弹团评话响档张鸿声一本《英烈传》曾经从年初一说到小年夜,整整一年,每天都是同样的观众坐在同样的座位。到了小年夜,场方觉得生意好,再三挽留,结果又说了一年。书目的内容观众早已耳熟能详,来了就是听“噱头”,两年的噱头密集而不重样,“长脚噱头”的魅力可见一斑。到了小年夜,也不急着回家,演员们会聚在一起做“会书”,“会书”就是各家脱口秀大会,精彩至极,在当时一票难求。

高强度的创作,需要厚积薄发。小时候看父亲有本“噱头本”,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噱头,算是私藏笑话大全,每日带在身上,随时把好玩的事记下来,日积月累,充实到自己的书目中。在父亲的“噱头本”里,有诸如每回书放多少噱头的安排,一般两个小时10个左右噱头。一上台,和脱口秀表演一样,先放一个噱头热场子,称为“戳开”,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后便可开始讲故事,故事中随时穿插噱头。

噱头分“肉里噱”和“外插噱”(亦称“外插花”)。前者与书目剧情紧密相关,类似丑角的出场、违反逻辑的情节安排等等;后者可以是“书外话”,时事新闻、历史掌故,与书情关系不大也没关系。前者靠演,老师可以教,后者靠个人天赋与悟性。“外插噱”是很典型的脱口秀表演。有时候把当天的书说完了,一看时间,还差10分钟,这个时候就得靠“外插噱”来救场。

如果不去书场,只通过电视、电台、视频听书,是听不到“外插噱”的,这类噱头多临场发挥,像评话大师金声伯,就最擅长结合时事新闻编排噱头,甚至有老听客把每天去书场听他的书比作看报纸,报纸上有的,他当天的书里都会有相应的噱头。另一位评话大师吴君玉,也是“噱王”,在上海的书场演得比较多,噱头多抓住当下上海滩年轻人时尚热点,很受时人喜爱。两位老先生往桌前一站,当真是满座生辉,意气风发。

“噱”功了得的,再往前推便是一代宗师、徐调创始人徐云志了。老先生一辈子说《三笑》,善放“肉里噱”,据说他与另一位名家夏荷生有过PK名场面。夏荷生《描金凤》说得炉火纯青,人称“描王”,以“响弹响唱”见长,他有心与徐云志“掰头”一番,也说《三笑》,苏州阊门两人演出的书场门对着门。夏荷生一把铁嗓穿云裂帛,对面书场听客不禁动容;徐云志不疾不徐,一个噱头,如太极化劲,四两拨千斤,轻松就把场子夺了回来。他的《三笑》从头笑到尾,听者如沐春风,据说女听客尤其多,女听客一多,男听客自然蜂拥而至,夏荷生竟无法占得一点上风,两人终握手言和,成就了评弹史上一段佳话。

噱头还分“阴噱”和“阳噱”,“阴噱”多风趣幽默而不动声色,“阳噱”多扮丑作怪场面喧哗,一阴一阳,譬如鸡汤原汁和味精的比较,自然鲜与人工鲜的差别。“阴噱”又以“小卖”最佳,“小卖”由三言两语小段子组成,金声伯便是“小卖”高手。

维持长久的书台生命力,勤奋必不可少。好的弹词演员多注重积累,没有网络的年代,家中有本被翻烂的《古代笑话大全》,每期的《旧闻》,父亲必定会买来看,奇闻轶事改头换面,收入“噱头本”。也有去隔壁相声小品界“偷师”的,侯宝林的“醉鬼”、赵本山的“卖拐”,甚至方清平的“看病”,都会改头换面出现在书台上。有了网络,网络段子又使“噱头本”丰富了不少。噱头越多,说书越省力,但越到书的后期,噱头却越少,听众此刻已经被故事吸引,沉浸到情节中,这个时候“噱头”便“退居二线”,见机行事了。

“人人都可以说五分钟脱口秀”,这是个好口号,让不同年龄不同行业有志于此的人聚集到同一个舞台圆梦。今时也早已不同往日,笑话表演不再是专业演员的特权。只是,在被逗笑的几分钟后,仍然会怀念金声伯、吴君玉、徐云志这些大师专属的书台,游走在《七侠五义》《水浒》《三笑》里那些经典噱头,每一个用心说书的艺人台下那本厚厚的“噱头本”。不得不承认,有些舞台,需要更多的积淀、更用心的感受与更深沉的文化流动。

来源: 解放日报

抖店动销抖店体验分提升抖店任何业务可添加微信:ad07668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g8899.cn/39081.html